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2025年第六届全国非晶态物理和材料学术会议圆满落幕

创建时间:  2025年04月16日 16:22  樊建荣    浏览次数:


4月11至14日,由上海大学主办,中国物理学会非晶态物理专业委员会、上海交通大学、北京高压科学研究中心—上海分中心和上海前瞻物质科学研究院协办的2025年第六届全国非晶态物理和材料学术会议在上海宝山德尔塔酒店召开并圆满落幕。本次会议以人工智能技术在非晶态材料研究中的应用为主题,围绕非晶态材料的力学、弛豫、磁学、化学和生物、结构与制备加工设立了五个分会场,吸引了来自120余家科研机构、高校、企业和40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

中国材料研究学会凝固科学与技术分会常务理事、上海交通大学李金富教授主持了会议开幕式,上海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书记黄健教授为本次会议致辞,松山湖材料实验室主任汪卫华院士、北京科技大学副校长吕昭平教授、河北工业大学校长王利民教授等出席了会议。会议期间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柳延辉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管鹏飞研究员分别做了题目为《非晶合金的高通量制备和表征》、《AI+非晶理论研究的机遇与挑战》的大会主题报告,吕昭平教授、王利民教授分别做了题目为《熵调控设计的内涵与应用》、《玻璃转变与熔化的现象和理论关联》的大会特别邀请报告。

本次会议共有180余个分会场报告,覆盖非晶合金、高熵合金、氧化物玻璃、聚合物等无序材料的制备、结构、性能、应用以及复杂体系的计算模拟等多个研究领域。分会场中,清华大学姚可夫教授做了题目为《AI赋能非晶纳米晶软磁材料研制》的报告,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李毅研究员做了题目为《记忆效应对非晶合金性能的影响》的报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徐宁教授做了题目为《稳定键及其在非晶固体中的作用》的报告,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胡丽丽研究员做了题目为《硅酸盐玻璃近中程结构对激活离子发光行为的调控机制》的报告,北京大学刘磊副教授做了《二维非晶碳的无序度调控》的报告。会议现场气氛活跃,与会专家、学者和同学对精彩的报告内容进行了广泛交流、热烈讨论,对非晶态物理和材料的前沿问题作了深入分析。

本次大会共参展海报34份。经专家评审,哈尔滨工业大学苏爽、北京科技大学田震、中南大学吴言雪等同学荣获本次会议的最佳海报奖。

会议闭幕式由上海大学王刚教授主持。闭幕式上汪卫华院士对本次会议进行了总结,指出了当前非晶态材料和物理研究领域的机遇与挑战,并对年轻一代的学者寄予厚望。会议最后,上海大学王刚教授与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管鹏飞研究员进行了下届会议交接,并宣布会议圆满落幕

供稿:黄波、方莹





上一条:上海大学材料学院举办院级平台课程《材料AI设计与实践》首次集体备课会——————打造AI驱动的新工科教育样本

下一条:蚌埠市人社局、科技局到访材料学院洽谈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