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上海大学材料学院举办院级平台课程《材料AI设计与实践》首次集体备课会——————打造AI驱动的新工科教育样本

创建时间:  2025年04月21日 14:07  樊建荣    浏览次数:


2025年4月17日下午,上海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级平台课程《材料AI设计与实践》首次集体备课会在日新楼508会议室召开。会议由王武荣副院长主持,学院教学团队骨干教师及各系代表参会,共同探讨人工智能与材料学科深度融合的教学实践路径。

一、课程建设背景与规划:响应国家战略,推动AI+材料交叉创新

王武荣副院长在会议中强调,设立《材料AI设计与实践》课程是学院响应“AI for Science”国家战略、落实上海大学“五朵金花”学科建设的重要举措。该课程已被纳入2025级材料学院本科生培养计划,由各系自主选择将其设为必修课或综合工程实践模块选修课,具体规划如下:

(1)理论与实践结合:课程拟包括16节理论课+32节实践课,强化学生AI工具应用与实践能力。

(2)课程分设:材工系《材料AI设计与实践(A)》、电子系《材料AI设计与实践(B)》、高分子系《材料AI设计与实践(C)》,兼顾学科特色与共性需求。

(3)团队教学:以“统一备课、个性案例”为原则,结合各系研究方向(如金属材料智能化设计、电子材料高通量筛选、高分子智能合成等)开发实践案例。

二、教学团队组建:汇聚学院计算材料方向师资力量,共研材料AI设计教学范式

经集体讨论,会议推举施思齐教授担任课程建设团队组长,负责课程总体建设规划;谢耀平研究员担任团队副组长,负责设计教学大纲及任务分工;于之刚副研究员担任团队秘书,负责协调排课等具体任务。与会成员还包括材工系鲁晓刚教授、杨超副教授,电子系刘斌教授、李亦然副教授,学院本科生教学主管施凌云老师。

为保障教学质量,教学团队讨论决定实施课程建设"三年培育计划",具体规划如下:

(1)校级选修课程(2025-2028年):面向全校开设选修课《材料AI设计与实践(D)》,教学团队成员共同参与课程教学,完成教学流程验证;根据选课数据动态调整课程容量,增设平行班;

(2)院级平台课程(2028年秋季学期开始):正式开设2025级本科生大四秋季学期专业课程,其中材工系课程名为《材料AI设计与实践(A)》,电子系课程名为《材料AI设计与实践(B)》,高分子系课程名为《材料AI设计与实践(C)》。

本次备课会标志着上海大学材料学院在AI驱动的新工科教育改革中迈出了关键一步,学院实施AI技术赋能教学模式的改革和优化进入了快车道,通过“人工智能基础”-“材料AI设计与实践”-“材料结构AI识别”、“材料性能AI预测与优化”、“材料AI工具案例教学与项目实践”等构建了“校-院-专业”三级AI深度融合课程体系,以此夯实先进材料创新人才人工智能基础和AI赋能材料科学研究及工程实践能力。未来,学院将持续推进“材料AI设计”与“教师AI教学”双轨创新,为培养面向未来的材料科学家与工程师提供全新范式。

(撰稿:于之刚;摄影:施凌云)





上一条:2025年JMST期刊青年编委成功召开

下一条:2025年第六届全国非晶态物理和材料学术会议圆满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