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2020-2021学年上海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标杆人物

创建时间:  2021年09月08日 14:45  高珊    浏览次数: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2022年是上海大学建校百年华诞,上海大学正值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机遇期,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始终把自身建设和发展与上海大学的命运紧紧相连。上一学年学院专业教师中在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方面涌现了许多标杆人物。喜迎第37个教师节来临之际,同时面临学科建设新阶段,学院全体师生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标杆、学榜样、做先锋。

 

2021年度碧云资本校长科技奖:钟云波、翟启杰

2021年上海市育才奖:施鹰

2021年上海大学王宽诚育才奖:王林军

2020-2021上海大学科学研究卓越贡献奖:任忠鸣

 

钟云波教授近年来主要围绕高性能结构、功能材料超常冶金与制备领域,开展深入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工作,自主开发出中间包电磁净化、磁控电渣重熔、磁控电渣连铸、新型电磁旋振连铸、高洁净超细晶高均质特殊钢、高强高导铜合金、超低无氧铜材、超级铜线、高强塑性特种合金制备等核心技术及工艺,在国内多个钢铁和有色企业应用或工业验证。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六十余项,其中高强高导铜铬锆合金制备技术六项专利2017年实现重大成果转让。获上海市自然科学一等奖、上海市技术发明一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第六届中国金属学会冶金青年科技奖、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教育部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美国TMS学会Nagy El Kaddah Best Paper Award等。出版/参编专著各一本,相关研究论文发表在Science、Materials Today、Nature Com.、JMST、APL、MMTB、ISIJ Int.、金属学报等国内外核心期刊上。获得国家级人才、上海市启明星、上海市曙光学者等人才称号。主持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重点项目课题三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三项、863项目、教育部重点项目、上海市重大重点攻关项目、上海大学重大成果转化项目及省部级和企业委托重点项目等三十余项。培养博硕士研究生六十余人,其中八人次获得国内外学术奖项或入选国家青年人才计划、二人获中国科协青年托举人才称号。

翟启杰教授组建上海大学先进凝固技术中心(简称CAST),2017年团队入选上海市重点创新团队。团队办有《铸造伙伴》对外网站和《凝》内部电子期刊。翟启杰教授一直秉承“研究装备求特色”的建设理念,带领团队研制了多功能凝固试验台、连铸坯枝晶生长热模拟试验机、双辊薄带连铸热模拟装置、大钢锭凝固热模拟装置、DSC/润湿角联测仪、快速热分析仪等一系列独具特色的金属凝固过程研究装备,被国际冶金同行誉为钢铁冶金凝固领域国际上最好的实验室。

翟启杰教授带领团队,历时二十余年,提出了基于特征单元热相似性的冶金凝固过程热模拟技术,成功的把冶金生产条件下十几吨至数百吨钢的凝固过程“浓缩”到实验室,用百克钢研究,解决了国际冶金界生产条件下钢凝固过程实验研究的难题。该技术2020年荣获中国冶金科技一等奖。翟启杰教授带领团队揭示了脉冲电流细化金属凝固组织机制,并由此提出了脉冲磁致振荡(简称PMO)凝固均质化技术的原创思想。2017年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翟启杰教授先后主持国家863、973和基金委重大专项等各类科研项目80余项,开发出离心铸造双金属复合辊圈等9项新产品,相关工艺技术跻身国际铸造界前列。申报及获得发明专利12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近500篇,出版专著3部,在“钢凝固过程热模拟”、“脉冲电流和脉冲磁场凝固”和“亚快速凝固”三个领域发表论文数和他引全球首位,被爱思唯尔(Elsevier)评为2020年度冶金工程领域中国高被引学者。作为第一获奖人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中国冶金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上海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以及省部及地方其他科技奖9项,有12项技术成果投入应用。

翟启杰教授培养博、硕士研究生130余名,部分毕业生已经成为985高校和国有特大型企业的学术(技术)骨干及带头人。

施鹰教授现任上海大学学术委员会秘书处秘书长、中国稀土学会光电材料与器件分会理事、上海市硅酸盐学会第十届理事会常务理事、上海市新材料协同创新中心理事。曾获宝钢优秀教师奖。

施鹰教授围绕本科生人才培养目标,以课程体系建设为抓手,不断推进本科专业建设。2013年牵头策划和推进我校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计划。2013年“材料学科‘3+1’本科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获上海大学教学成果特等奖(排名第六)。积极探索实践教学方法改革,主讲各类本科生课程4门,教学效果优良,获得师生广泛好评。主讲课程“材料科学导论C”获2019年上海市重点课程建设项目。2020年负责申报“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成功获批。施鹰教授围绕高层次人才的培养目标,大胆探索“需求牵引、能力优先、效果引领”的培养思路,将材料科学基础研究工作、研究生能力培养与服务国家和行业需求有机融合,研究生培养质量不断提升,一大批毕业研究生在国家骨干企业(国家电网、中芯国际、上海玻璃钢研究院等)、高等院校(复旦大学、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等)成为骨干。

他的主要科研方向为结构功能一体化陶瓷材料,包括透明陶瓷、高导热基板材料和稀土功能材料。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6项,上海市重点基础研究项目2项。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150余篇。获授权专利10项。参与撰写著作5部、译著1部。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做邀请报告10次。

王林军教授2008年至2019年,先后担任上海大学材料学院副院长、常务副院长、党委书记等职,长期分管本科教学管理工作。他不断探索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组织申报并获批了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专业2个(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和金属材料工程)、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专业1个(金属材料工程)、通过工程教育认证专业1个(金属材料工程)。注重课程思政改革,积极申报了2019年“上海高校课程思政领航计划”并获批,成为学校7个课程思政“领航学院”之一,学院入选了1个“领航团队”和17门“领航课程”。其本人本科课程也入选成为“领航课程”。为了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推动学院成立了“教学能力及质量评价小组”,该工作获得校考评办的充分肯定,目前学院督导与校督导组同权同责,是全校唯一获此殊荣的院级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王林军教授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20余项,指导学生获国际、国家、省部级竞赛奖项10余项。近5年承担学科基础必修课、核心通识课、研究生课程等累计每年300余学时,主持上海市本科教育高地建设项目、上海市专业学位研究生示范性实践基地建设项目、上海市重点课程建设项目、上海市教改项目各1项。主持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和市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各一项。先后获得上海市育才奖、上海市高校优秀青年教师、“宝钢优秀教师”、上海市启明星计划、“Intel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获上海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及上海市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发表教改论文6篇。

王林军教授主要从事宽禁带半导体材料及其核辐射探测器件,光电器件的设计、制备工艺及应用研究。他是上海市地方高校高水平战略创新团队学术带头人之一。现任中国内燃机学会新材料与表面技术分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新材料协会副会长、中国电子学会电子材料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有色金属学会理事等。近年来,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省部级项目20余项,在Advance Materials、Nature Communication、IEDM、Carbon、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Carbon等高水平刊物上发表SCI检索学术论文30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30余项,参编专著3本,获上海市科技进步奖2项。

上海大学高品质特殊钢冶金与制备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任忠鸣教授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即瞄准冶金工程技术这一关键学科,率先开展研究,经过近30年攻关,在利用电磁场调控金属结晶过程方面取得一系列原创性科学成果和重大进展,相关成果获得上海市2020年度自然科学一等奖。

任忠鸣教授首先通过提高磁场强度,放大热电磁力的思路,利用超导磁体产生强度可达14特斯拉的磁场进行研究,首次发现了稳恒磁场下金属结晶过程产生环状组织,预示着新型流动的存在。进而使用同步辐射X射线成像技术直接“看到了”金属结晶中的金属液流动,确证了热电磁流动的存在,并利用该流动对金属结晶组织进行控制。





上一条:材料学院召开2021年重点工作推进会

下一条:CAST团队举行2021级新生座谈会